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高端装备制造业更是兴国之器。
正在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把审议“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作为核心议题之一。一名熟悉产业政策部署的专家告诉《财经日报》,“十三五”规划将有重墨布局高端装备产业,同时注重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阶段性转型特征,为下一阶段的装备升级奠定基础。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主要从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元器件,也就是从强基工程等方面来加大技术改造,而在“十三五”期间,则将焦点集中在十大类高端装备方面。
具体来看,未来5年,“高端装备创新工程”要求包括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
此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求是》杂志撰文,特别指出,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有新理念和关键手段。新理念既包括技术方面的新理念,也包括政府管理的新理念。他表示,促进中国制造上水平,既要在改造传统制造方面“补课”,又要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加快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的运用。
“十三五”将是高端装备的东风
在昨日召开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产业升级能否顺利推进,结构转型能否成功实现,综合实力能否持续提升,关键是看能否发挥科技生产力、人才资源、创新动力的作用。
从此前透露的消息来看,“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涵之一是“转型”,而目前已经出现过剩和结构失衡等问题的产业布局自然是规划部署的重点。
多名接受《财经日报》采访的人士强调了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升级的意义。上述熟悉产业政策部署的专家表示,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要特别强调装备制造业的再次崛起,如果中国错失了这个机会,将在经济、政治、外交中丧失许多机会,丢失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制造业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公认的强国富民之本。从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制造业不仅始终得到高度重视,其适时的阶段性转型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例如,德国推行“工业4.0”战略,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回归规划,日本提出振兴制造业计划等,再次掀起了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和支撑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
在“十三五”这个重要的风口期间,中国高端装备能否乘风起飞对中国发展转型关系重大。“十三五”将主要布局哪些方面?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关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工业体系完整、国内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中国汽车产量世界,钢铁产量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4个国家的总和,家电产品也是世界。全球近80%的空调、70%的手机及鞋帽、服装都是“中国制造”。
但同时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随着成本优势的丧失和国内市场的逐步饱和,中国装备制造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尤其产业升级速度较慢引发了业内关注,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国家战略级话题。有产业研究人士提出预警,低端制造业将会收缩规模,而高端制造业会迎来蓬勃的发展,同时产品也将更加丰富。
尽管我国装备工业的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但高端装备仍满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进口机械产品用汇达2553亿美元,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发展高端装备产能,合理消化和收缩中低端产能成为本轮转型的要点。
从上述问题来看,“十三五”要解决的则是高端产能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李东近期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延续一些“十二五”期间的政策等各种措施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1+X”落地。
龙头产业带头启动
过去十年,中国装备制造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近几年,中国高端制造频繁亮相国际,有外国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将之形容为“仿佛一夜间冒出来”。
就在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和英国,中国的高铁和核电在这两次访问期间敲定订单。近年来,高层领导人在出访中“推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常态。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不仅在巴西、泰国等发展中国家落地,更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展开越来越密集的合作。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特地选择在中国宣布开放总额度为118亿英镑的高铁2号项目建设合约的竞标。就在9月份,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铁。
中国高铁正在成为世界受欢迎的“礼物”,这背后是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截至目前,中国拥有运营里程长、运营时速高、技术较先进的高铁,更拥有丰富的建造和运营经验。
高铁巨无霸“中国中车”董秘谢纪龙今年9月曾透露,至2015年6月底,仅中国中车海外订单就达545亿人民币,海外业务利润略高于国内相同业务。更早些时候,中国中车人士表示,中国中车计划2015年海外市场订单量达到70亿~80亿美元,到2020年订单总量要在该基础上翻番。
与此同时,中国的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精技术发展迅猛。作为高新产业另一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增长快的市场。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仅约为1500台,到了2013年需求量达到了28200台,在10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8倍左右,与日本并驾齐驱。行业预计,201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3.4万台,首次超过日本。到2016年,我国将成为全球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近期以来,工业机器人开始悄然而又快速地走进大小工厂生产线。当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工业正迎来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生产变革。一场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的浪潮正在掀起。
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整个装备制造业处于中低端水平,高端装备制造在8%左右;到“十二五”时,高端装备制造的评估预期将达到20%左右。官方近期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7万亿元,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
体制机制的保障
如何在体制机制上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在未来的政策扶持上,李东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等8个方面的措施,继续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万钢透露,今年科技部改变了项目的形成机制,面向各行业和地方征求了2600多个立项建议,进行了战略咨询和综合评比,合理配置资源。目前62个重点任务聚焦了中国的工业制造2020、一带一路和生态文明建设、互联网+各项国家战略。新的项目即将向社会公布。
此外,科技部还将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管理改革、汇聚创新动力等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