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一辆巨型吊车发生侧翻,“悬挂”在仙岳路与成功大道交叉处往海沧方向的高架桥上。事发后,抢修人员经过12小时的“截肢手术”,将吊车分块从桥上卸下来。
【事发】作业时被“反吊”吊车侧翻倒下
昨日上午10点30分,记者到达江头的中医院病区附近时,只见一辆大型吊车“悬挂”在成功大道与仙岳高架桥交接处的匝道上。吊车往右侧翻,长长的升降杆180度反向坠落在地面上。
据现场人员介绍,昨日凌晨3点左右,吊车在作业时,试图将已修好的匝道底部贝雷架(即装配式公路钢桥,可自由组装拆卸)卸掉,却被贝雷架“反吊”,导致车头倾斜,侧身重重倒下,车身“悬挂”在高架桥的匝道上。事发后,吊车上的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了解,事故吊车的吊重可达70吨,而贝雷架只有18吨重,事故原因究竟是贝雷架过重或是操作不当造成,施工方并没有回复。
【影响】三趟普速列车因此造成晚点
昨日事发的高架桥属于仙岳路与成功大道立交改造提升工程,由于还没有通车,且事发地距离路面有一段距离并有围挡,因此并未造成交通拥堵。昨日现场有交警指挥,让行人改从道路旁边的窄路通行,并阻止围观人群靠近,以防钢筋等掉落造成危险。昨日下午2点20分左右,吊车车身和“大臂”分离时,仙岳路往海沧方向约有五分钟车辆禁止通行,但很快便恢复正常。
记者现场了解到,吊车在新修建的高架桥外道作业,翻车时将部分电缆切断。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事故位于高崎站的后段方,由于现阶段厦门始发普速列车大多从高崎站发出,但出发前部分列车停靠在厦门站,因此对铁路运行造成一定影响,昨日上午从厦门开往上海、龙岩、长春的三趟普速列车因此晚点出发。但昨日下午,列车班次都恢复了正常。
【释疑】事故是否影响桥面安全?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高架桥事发处,留下了几个锯齿状的缺口,这次事故是否会对高架桥的桥面安全造成影响?施工方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事故吊车已经安全卸下了,桥体只在边缘部位有些微的缺口,桥面并没有任何破坏,对桥的安全并不会造成影响,而破坏的缺口将用原材料进行修补。
被拆吊车还能再使用吗?
做了“截肢手术”的吊车还能接着用吗?现场抢修工人告诉记者,这辆吊车将送回厂家进行维修,但升降杆已经报废。在更换新的升降杆,并进行相关安全检查后,吊车或许还可以继续使用。
【抢修回放】
1、绳索固定
工人爬上抢修点。
从昨日凌晨3点到下午3点,四辆吊车同时展开抢修,在事发后12小时,终于将事故吊车“解救”下来。
昨日中午11点,四辆吊车同时运作,试图将翻车的吊车“解救”下来,但由于它身形庞大且过往车辆众多,现场抢修工人仍在商量对策。现场拉上了警戒线,禁止路人进出。
中午约11点40分,工人们爬上抢修点,准备不间断进行抢修。中午约12点,抢修工人站在升降平台上,小心翼翼地将吊车的吊杆绳索捆绑在坠落的“大臂”上。随后,又用另一辆吊车的吊杆绳索将吊车车身固定住。
2、“截肢”拆卸
分离升降杆。
拆下升降杆。
昨日下午约2点,确保车身和“大臂”都捆绑扎实后,一位工人站在吊车的升降平台上,手拿着电焊为吊车做“截肢手术”。据介绍,抢修工人要先将事故吊车的升降杆截断,才能将吊车和升降杆分别卸下。
下午2点20分,“手术”接近尾声,坠落的升降杆和车身分离,但为了防止“大臂”坠落影响到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另一辆吊车在同一时间启动,用力将“大臂”缓慢抬起。此时,仙岳路往海沧大桥方向一侧,在交警现场指挥下,禁止通行约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