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机械行业深陷亏损泥潭、挣扎于库存增加应收增大的恶劣状态下,中国农机行业今年以来表现突出,收获机械、拖拉机等主要农机产品产销两旺,多数子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在行业处于新黄金十年的判断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选手进入中国农机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在粮食安全受到高度关注的今天,作为农业的生产工具,中国农机行业正需要一大批强有力的本土大佬,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以扭转不少产品被外资垄断的不利局面,从而真正实现饭碗里能装上自产粮食的梦想。
一枝独秀
来自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行业累计实现业务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17.6%,高出全国机械工业销售产值(12.2%)5.4个百分点,不仅跑赢了机械行业这个大盘,而且增幅位居13个机械子行业之首。用“一枝独秀”来形容农机行业今年以来的表现再恰当不过。
“中国农机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近十年来一直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12年较之2011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将达到60%。”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光认为,农机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将进一步利好农机市场。
记者采访获悉,这是在全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增速放缓甚至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取得的业绩,也让曾经一度领先的工程机械、机床、印刷机械等行业“望尘莫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规模以上农机企业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增加值率为13%,高于同期机械行业9.9%的增加值率。前三季度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7%,2011年和2012年同期分别为5.96%和6.25%。前三季度,农机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8.7亿元,同比增长28.74%,高于全国机械行业17.42%的增幅。
从主要农机运行来看,拖拉机骨干企业1~9月工业增加值增长26%,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骨干企业生产拖拉机187万台,同比仅增长3.4%。销售拖拉机194万台,同比增加3.7%,产销率为103.7%。
骨干企业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产量增幅为26.92%,其中,轮式小麦机增长了41.42%,玉米机增幅38.7%。销售玉米机33468台,产销率89.18%,其中四行玉米机的产销率为84.56%。骨干企业谷物联合收获机1~9月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8.25%,利润同比增加20.79%,高于收入的增幅。
从前三季度我国主要农机具产销量分析,多数产品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特点。除耕整地机械和畜牧水产机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外,其它行业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年初为大家看好的插秧机、玉米收割机两大热点市场呈现出较大增幅,排灌机械受南方旱情的影响,大幅增长,拖拉机市场稳健运行。
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低位运行的今年,农机工业能够保持快速发展有很多的因素,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政策拉动效应明显;二是市场的刚性需求继续增大;三是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四是企业产业升级的成效推动了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需求转移
当前在我国农机市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同时,市场需求也已产生变化。
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蓬勃发展,我国目前合作社数量已达73万家,涉及5300多万农户。农机使用者已从单一农户向合作社拓展。
此外,土地流转也有所加快。截至去年6月,家庭承包经营中就有4000多万户流转承包。流转耕地面积占全国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0%,其中大部分流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与此同时,农机化耕种收综合水平逼近60%,进入农机化中期阶段的第三阶段,三大作物除个别环节外,基本实现机械化。
“这直接导致市场需求发生重大转移。”长期研究中国农机市场的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光分析,消费者收入提高、观念变化必将导致用户购买习惯发生重大变化,催生农机市场新变局。
此外,随着土地集中以及山区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很低,催生出农机市场“哑铃型”需求模式。即从需求量分析,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形态。我国农机需求向大型化、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中小型农机将回归田间管理的角色。适合丘陵山区用的小型机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大型农场、家庭农场,高端产品将更受青睐,所谓高端突出表现为产品高端化,诸如拖拉机将进一步向机电液一体化、电脑智能、故障诊断监控系统、地头自动管理系统、GPS定位系统、变速箱、全负荷动力换挡、巡航系统—能自动调节速度、挡位、油门、高压共轨系统等方向发展。
而随着经济生活状况的提高,消费者除关注产品的高端化外,他们更加关注舒适性。“这些变化已经不是未来的梦想,正越来越逼近现实。”
这一观点得到了一拖集团市场部有关负责人的认同。据一拖呼叫中心开展的用户调查显示,从用户购买产品关注的因素看,产品品牌已经替代价格跃居位因素,而且超过四成的用户把品牌作为因素,说明市场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价格、服务等低端化竞争转变为以品牌为特征的高级竞争阶段。而大中拖的需求也呈现出对四驱型逐年增长的趋势。
需求的变化还体现在企业的竞争上。中国一拖集团市场部部长叶焰认为,国内低端品牌以低价位竞争为主要手段,而国际高端品牌迪尔、久保田等坚持注重技术和质量,以高质高价为竞争策略,企业竞争差距凸显。
“洗牌”逼近
处于成长期的中国农机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选手加入。
十五年前,福田雷沃进入农机行业并通过小麦收获机先声夺人,快速在农机市场站稳脚跟并实现了持续发展。三年前,奇瑞重工在CEO王金富带领下以闪电般的速度拓展农机市场,打出了声势并以几乎全面开花的产品系列演绎了一场“特种兵狙击战”。
记者获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吉利集团、北汽集团等正在筹划进入农机行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机企业高管告诉记者,中联重科的步伐稍快,已经组建了农机事业部,而三一重工虽然不声不响,但也已在农机行业完成了多项布局。而徐工集团则已经做了样机。“我个人认为三一会做得更好。”
一次偶遇或能表明中联重科加快进入农机行业的决心和步伐。11月14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的“全国农机化形势及发展对策研讨会”上,记者偶遇了来参会的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杜先生,他正是中联进入农机行业的关键人物,“农机事业部的确已经组建完毕,通过收购也将是我们进入农机行业的一个手段。”
“品牌竞争将成为农机市场竞争的焦点。”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光认为,行业竞争层次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国际农机巨头、工程机械、汽车工业以及社会资本的加入,农机市场竞争已由价格竞争向品牌、传播、公关等多方位竞争。“农机补贴可能成为部分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的后一根稻草。”
令人担心的是,本土品牌将在激烈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水稻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大马力拖拉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等重点产品几乎被日系的久保田、洋马以及美系的几大巨头垄断了市场,留给国内企业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小。而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后来者能否瞄准高端重点产品领域,通过迅速整合资源加快创新,从而实现产业突破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