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甘肃省酒泉市能源局印发《酒泉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回顾“十二五”发展成果,并制定了“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到2020年,电力新增装机729万千瓦,累计达到1896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100万千瓦。并附有酒泉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现将风电要点摘出如下:
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坚持三个突出、三个统筹,解决好三个问题:
三个统筹:统筹好装机规模、电网建设与就地消纳之间的关系。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解决弃风、弃光,避免陷入“窝电”困局。统筹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稳步推进传统化石能源持续发展。统筹好发、送、用电之间的关系。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先进输电技术、需求侧响应技术以及相关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实现电源与电网、电网与用户、电源与用户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解决好三个问题:解决好弃风、弃光、限电的问题,调峰能力弱的问题,企业效益差的问题,促进酒泉能源发展行稳致远。
发展布局(风电)
(一)依托酒湖直流输电工程,结合消纳市场落实条件,以瓜州、玉门、肃北为重点,建设酒泉风电基地二期二批风电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边境地区风电开发;
(十)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集中区围绕风电、太阳能发发电设备产业链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配套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
风电基地建设
建设目标:优先解决存量风电项目消纳问题,合理把握新建项目建设节奏,力争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100万千瓦,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1800小时左右。
建设区域:1、风电二期项目:瓜州北大桥、安北风电场,玉门七墩滩(麻黄滩)风电场,肃北马鬃山风电场。2、风电三期规划区:瓜州柳园、西湖,玉门红柳泉、黑崖子、宽滩山,肃北马鬃山,敦煌北湖,金塔七个井子,阿克塞当金山。
建设内容: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扩大外送和就地消纳相结合,着力解决存量风电项目弃风限电问题,提高风电开发利用水平和运行效益,推动风电弃风率降低至合理水平,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达到国家规定的保障性收购目标;全面落实外送通道和消纳市场等建设条件,结合国家政策调整,适时启动建设酒泉风电基地二期第二批500万千瓦风电项目。立足长远发展,继续拓展风能资源观测评估的范围和精度,建立翔实的风能资源数据库,完善风能资源详查和综合评价,做好酒泉风电基地三期项目规划储备工作。结合风电设备技术水平提升和建设成本下降,积极推进风电平价上网示范。提高大规模风电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水平,探索建立适应风电发展的电力调度和运行机制。
其他部分摘取
三、能源配套服务业
提升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水平,尽快开展材料检测、塔筒检验、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型式实验、机舱和轮毂总成及叶片检测等业务;建设甘肃省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实验室,复合材料风电叶片、风力发电机试验检测、光电板制造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太阳能风能实证检测重点实验室(酒泉)检测基地、玉门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瓜州风电检测及油品检测中心;在瓜州、玉门建设风电备品备件库,加快建立新能源运营维护中心和新能源培训中心项目建设,支持新能源设备及配件物流配送产业发展,着力提升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配套服务能力。
投资与效益
˙ 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能源产业总投资1140亿元,其中: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投资145亿元;
˙ 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十三五”末,酒泉市新增电力装机729万千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新增1140亿元,年发电量达到400亿千瓦时以上,实现产值205亿元,其中:风电发电量160亿千瓦时,实现产值85亿元;
(二)生态环境效益
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风、光电项目,可有效遏制和改善当地土地沙漠化加剧的趋势。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以上,年可节约标准煤900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2490万吨、二氧化硫74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粉尘680万吨。
(三)社会效益
新能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可显著增加就业岗位以及可观的财政税收。
酒泉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酒泉市能源局
二○一八年五月
目录
序言
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主要成就
二、发展基础
三、发展环境
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理念
四、发展目标
五、发展布局
第三章清洁能源产业开发
一、风电基地建设
二、光电基地建设
三、配套调峰电源
四、储能技术应用
五、水电项目开发
六、生物质能开发
七、页岩气勘探开发
八、核能利用开发
第四章传统能源资源开发
一、石油资源开发
二、煤炭资源开发
三、天然气利用
第五章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一、骨干电网建设
二、城乡电网升级改造
三、智能微网建设
四、能源储备能力建设
第六章近零碳排放区建设
一、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二、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
三、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第七章新能源电力就近消纳基地建设
一、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
二、大力推行清洁取暖
三、推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
四、建立就近消纳考核体系
第八章能源科技创新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一、加快新能源科技创新步伐
二、提升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水平
三、创新互联网+新能源
四、办好新能源博览会
第九章电力市场及能源服务平台建设
一、能源体制改革
二、电力体制改革
三、能源配套服务业
四、新能源服务平台
第十章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