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南宁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是南宁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进行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篇 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南宁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的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南宁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推动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2015年达3410.09亿元,位居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之首,占全区的比重达20.29%,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4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南宁渠道”作用凸显,成功服务第8至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举办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南宁机场跻身千万旅客吞吐量大港行列,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经济圈正在形成,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供应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核心区初具规模,“中国绿城”品牌内涵得到提升,“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荣获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城市品牌建设奖”等称号。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财税金融、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民主法治进程加快。“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克难攻坚、加快转变的五年,是迈向小康、跨越发展的五年,是提升聚力、砥砺奋进的五年。
“十三五”时期,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流,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总体趋好;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南宁渠道”作用和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开放合作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动“三区统筹”协调发展,南宁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资源集聚效应更加充分;城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活力动力更加强劲,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主要表现在: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稳增长压力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转型升级困难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土地等资源供需矛盾加大,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区位优势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等。新常态下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难度加大,推动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新要求,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力、创造新条件、夯实新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