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能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能源规划,对于全面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能源局为了做好更科学的规划,日前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十三五”期间能源规划的研究课题,其中涉及新能源结构的包括:
1. 大气污染防治对能源布局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十三五能源规划必须在满足大气污染防治要求的前提下,统筹谋划能源生产布局及结构。研究内容了综合量化分析“十三五”东部地区接受外输电、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分布式能源发展等替代燃煤措施的现实可行结构及保障措施。
2. “十三五”完成15%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重大举措研究
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该目标的实现对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能源规划需要系统评估实现该目标存在的问题及难度,提出保障目标完成的重大举措。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①分析我国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及其他非化石能源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政策条件等约束性因素及“十三五”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②测算“十三五”期间各类非化石能源的可行发展规模,研究实现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
③系统评价各种供应方案的实现路径存在的问题和难度,研究保证目标实现的重大举措及需制定的各类政策和保障措施。
3. 风电、光伏发电成本价格竞争力及财税价格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