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并网难、脱网事故仍有发生,但是我国风电产业已经开始向重质量、开发分散式以及海上风电转型。
国家能源局日前正式印发《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装机容量的上限将以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来合理确定,电网企业应保障项目的并网运行、电量计算和所发电量的全额收购。
与此同时,记者获悉,为了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并网,国家能源局正在开展《电力法》的修改工作,寻找分布式能源发展的突破口。
此外,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难的问题,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有望在今年出台实施。
风电转型势在必行
所谓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是指位于用电负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电网,并在当地消纳的风电项目。
近年来,我国风电集中式规模化发展渐趋饱和,同时并网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脱网事故频发,不利于产业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去年,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等10多项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
与此同时,作为基地化建设风电项目的有益补充,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多个场合呼吁发展分散式风电接入项目。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多次表示,在风电发展方向上,应从集中规模化开发向集中规模化与分散式开发“两条腿走路”转向。
相比大基地大风电,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具有诸多优越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发展分散式风电项目的优势在于大限度地利用了风力资源。在发电环节,分散式发电方式对风速、占地面积等要求较低;在输电环节,分散式发电方式的输电距离通常较短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