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监测体系的建设,国家能源局计划将风电企业的信息上传情况与风电项目核准挂钩。这一体系在促进行业透明、有序发展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产品的质量性能无法遮掩,企业的优胜劣汰将加速进行。
很多企业对能源局的举措表示欢迎,但也有一些企业担心操作中将面临法律、利益和机制障碍。在财务、统计等领域屡禁不止的数据造假,也可能出现在风电监测体系中。
监测
建立全国统一的风电监测体系,已是箭在弦上。
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对记者透露,在近期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能源局提出要加强风电产业监测体系建设。该官员表示,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应该(通过监测体系)对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全面、直接、迅速的了解,并做出快速反应。
近年中国风电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中,设备质量和风电场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政府部门,也很难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发生事故时往往“后知后觉”,在考核评价企业时也缺少可以量化的客观依据。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日前举行的“2012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坦承,“很多人问我们,我也说不清楚我们的行业到底技术怎么样,管理怎么样,怎么来判断优劣。”
而按照设想,风电产业监测体系建立后,将推动整个行业的透明、健康发展。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业内企业,既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行业的运行情况,也能依据一系列指标对企业进行定量的评价。
据一位参与方案设计的专家介绍,希望能够通过监测体系,把全国每台风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监测起来,统一监测的指标,比如发电量、可靠性(如可利用率、平均故障时间等),统一数据源,统一考核评价。
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将在各地风电场现有的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中增加一个支路,将运行数据上传至风电监测系统,以此为基础进行监测和评价。这一系统的发展方向,是能够实时掌握全国每台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委托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下称“中国风能协会”)正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该协会近期已组织召开了几次专家会议,对风电监测系统进行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