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风电行业首份并网国家标准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日前批准发布,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自启动起草后一直争议不断,备受业界瞩目。对于国标的从严程度,会否导致风电产业格局重新洗牌,重要的,那些被闲置下来的风机,会否重新启动,实现并网,同时,一旦并网能否享受《可再生能源法》全额保障性收购框架的保护,诸多问题,全部指向这份刚刚出炉的新标准。
中国的风电,近6年来装机连年翻番,目前的装机已经从2005年的126万千瓦,递增至2011年的6273万千瓦,容量翻番50倍。然而在飙涨的风机背后,诸多风场的风机却因无法稳定并入电网而遭“弃风”,形成多个风场的成百上千台风机“晒太阳”的现象。
根据2006年起实行的《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企业应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然而事实上,电网对于风电进行全额保障性收购赋予了相关条件,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国家电网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作为企业标准执行。由于该标准属于企业标准,所以并不具备国家层面的强制性约束,由此并网难问题一直延续下来。
目前,风电并网方面,一直沿用的是2005年发布实施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该规定属于行业标准,这次的并网国标即在此基础上修订形成。
据国家电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国标是在2009年由电监会主管的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启动,随后2010年7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同年11月形成送审稿,2011年4月,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决通过了标准报批稿。此后,该稿又进行了修改并再次报批电监会。
相比于此前2005年版的标准和征求意见稿,新国标对于低电压穿越、风机的无功补偿和接入测试项目都提出了更多和更严格的标准。
如专门针对脱网,新国标提出了低电压穿越方面的约束,要求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至20%标称电压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毫秒,特别的,要求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内能够恢复到标称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