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降低煤炭比重
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有四个:在总量目标上,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3.41亿吨标准煤左右。结构目标上,将努力降低煤炭比重。2015年,全省非煤比重要达到30%以上,其中,天然气占比10%,核能达到1.4%,风能达到1.3%。能效目标上,降低GDP能源强度,在2010年基础上力争五年下降18%,达到0.6吨标准煤/万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节能环保目标上,2015年供电煤耗下降到317克/千瓦时。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指标,碳排放强度力争比2010年下降19%。
毛伟明表示,虽然提高能源消费中的非煤比重是大势所趋,但煤炭仍将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一次能源。预计2015年,全省煤炭需求将达到3.05亿吨,为此我省将通过“稳内拓外”,加强与产煤大省如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合作,新建4个省外生产基地,力争煤炭企业2015年产煤9000万吨,其中省内自产2370万吨,省外产6639万吨。同时,提升煤炭中转储备能力,在沿海、沿江和沿大运河地区规划建设滨海、大丰、靖江、太仓、徐州、镇江6个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形成1.6亿吨以上中转储备能力。
非化石能源是重中之重
发展非化石能源,将是我省“十二五”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据毛伟明介绍,由于条件资源所限,我省在水电发展上尚是空白,“十二五”期间,首先将大力发展风电。11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合计220万千瓦,争取今明两年全部开工建设。到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将达到580万千瓦。他特别强调说,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的风电由于无法输送并网陷于瘫痪的现象,在江苏不会出现。因为江苏电网公司的技术水平领先全国,智能电网发展迅速,加之装机容量居全国之,输送并网已经不是难题。
同时,我省太阳能发展也将稳步推进。毛伟明坦承,我省光伏发电虽然起步早、政策扶持力度大,但其发展仍面临投资成本、电价、电网接入等一系列矛盾,特别是由于国际光伏市场转好,导致组件厂家将重点重新放在出口产品上,原定国内光伏电站的投资计划受到影响。“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启动太阳能发电市场,继续建设一批光伏示范园区。到2015年,将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80万千瓦。同时继续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到2015年,我省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要达到8000万平方米。
核电是结构调整必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