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甘肃省临洮县洮河三甲水电站工程建设地点:临洮县南端的苟家滩乡(现划归到“南屏镇”管辖)洮河干流上。建设单位:甘肃电投九甸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验收监测(调查)单位:甘肃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项目概况:三甲水电站为径流式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968.8m,死水位1966m,水库大回水长度7km,正常蓄水位水库库容800万m3,调节库容300万m3,工程等级为Ⅳ等。枢纽工程主要由挡水泄洪建筑物(泄洪冲沙闸)、电站厂房、开关站和左右两岸副坝以及生活生产管理区、辅助性生产设施等组成。具有发电、灌溉等多种功能。1992年2月开工建设,1997年9月3台机组全部投入发电。2007年4月完成增容改造,改造后电站总装机容量31.5MW(3×10.5MW),年发电量1.45亿kWh。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施工期对地表植被产生了一定的扰乱和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人工恢复。由于工程施工期相对较短,工程占地影响是短期,随着施工结束影响基本可以消除。总体上,工程施工期占地生态影响较校运营期: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定期在电站上下游自然河段进行增殖放流,维护区域水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水生生物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渣场种草栽树后交于安川村管理;料场无法退回的,现为草坪地,每年按照标准补偿;施工生活区进行了绿化,防止了厂区水土流失,改善了厂区生态环境;水库上游进行了绿化,下游采取混凝土进行护砌,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凝土养护水采用防渗池收集后循环用于养护;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后排入群众自设的集粪坑中,用于农肥。运行期:本工程库容较小,总体上对河流水文情势影响有限,基本不改变电站下游的径流量和径流过程,且附近居民供水采用自来水,因此工程对电站下游两岸地下水影响较小,主要影响来自库区蓄水对上游局部地区的浸没影响。验收调查阶段拆除了环评阶段的生活污水排污管,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绿化,冬季储存于污水暂存池(80m3)中,不外排。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三甲水电站施工建设过程中,针对运输车辆、机械设备运行废气、砂石料加工系统粉尘以及道路扬尘等,采取了“严禁随地随处乱挖乱放、尽量控制开挖面、运输粉状施工材料的车辆加遮盖物、经常在做业区域洒水”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三甲水电站的供暖、生活等全部采用电取暖和电锅炉,厨房采用液化气,不使用煤作为生活、取暖等的燃料。因此,运行期对大气环境影响校固废处理措施:施工期:施工期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组织人员定期清运进行填埋;旱厕由当地居民定期清理运送,用做农家肥堆肥处理。运营期:三甲水电站运行期间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经生活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后,定期运至临洮县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校声环境影响:施工期: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单位采取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人员佩戴防噪耳塞、施工场地安装临时挡板”等噪声防治措施。运营期:三甲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噪声来源主要是发电机、空压机、各类泵等生产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声级强度介于70-103dB(A)。实际运行过程中,均按环评报告书要求采取了厂房隔声、厂区绿化等降噪措施。公众参与情况:经调查,76.92%的移民调查者对本工程的环保工作是满意的,不知道的占23.08%;83.78%的非移民调查者对本工程环保工作满意,16.22%的公众无所谓;调查单位对工程表示了积极支持和认可,认为工程建成后对本单位及所属业务产生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