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筚路蓝缕
到摸着石头过河
再及今日的行业标杆
徐工,混改迈出关键一步
……
加入混改大军
徐工底气从何而来?
新华社专访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
强势聚焦 带你揭秘
↓↓↓
《新华社》(2020年09月24日14:27:08)
新华社南京9月24日电(记者杨绍功、郑生竹、朱程)受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徐工集团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了18%,这个状况是近年来罕见的。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针对当时的市场情况,我们做了研判,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国家要发展,基本建设少不了,工程机械更是“首当其冲”。
早在1月2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启动,徐工集团就迅速组织330多台工程机械驰援现场。准备过年的员工,随着一声号令赶赴火神山,一干就是十几天。王民和其他徐工人看在眼里激动在心里:“有这样的战斗力,咱们什么都不怕!”
2月10日,徐工开始复工复产。因为疫情防控,人员无法及时到位,下属20多家企业首日复工率只有六成,配套的中小企业不少到2月底才复工。
看到员工的干劲和各省的复工率,王民心里有了底,他鼓励干部职工:“不要怕,这个下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3月3日,徐工内部复工率达到100%。随着关联企业的快速恢复,上半年结束时,徐工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
这样的逆转并非偶然。5年前,工程机械行业遭遇低潮。困难时,徐工的市场需求减少了三分之二,却逆势增加研发投入,核心人才一个不减。市场回暖时,徐工成为行业领跑者。
徐工人认定“疫情是危机和大考,更是发展机遇”,不认命、不服输、不懈劲,挺过风雨一定能见到彩虹。
工程机械产业体系庞大,缺一颗螺丝钉,产品就装不起来。为保链强链,徐工发行江苏首单3亿元“疫情防控债”,帮助上下游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仅在徐州,就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约600家、带动就业人数近4万人。
3月以来,各地复工迎来高潮,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上升。徐工全力确保各方面人员及时到位,有的岗位24小时工作,争分夺秒助力复工、抢抓机遇。因为行业整体恢复较快,徐工不但没有裁员,还增加了近1500名新员工,收入大幅增长。
海外疫情严重时,徐工一面做好疫情防控,一面坚持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通过整合内外资源开展技术创新,近年来,徐工已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2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1700多件、PCT国际专利75件,目前已成功完成了4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徐工人雄心勃勃,希望在未来2到3年内,使海外收入占比达到50%甚至更多。
“走出去”越远,王民和他的同事们越感到使命重、忧患深。他们认定,中国工程机械只有回归品质这个本源,才能真正站上“世界之巅”。
为了“登顶”,徐工推进全面改革创新,以灵活的激励机制吸引年轻人投身制造业。“干部的工资可以降,但一线工人的工资不能减。”王民说,有更多“一根筋”的年轻人,才有建设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希望。
不畏艰险,奋力攀登,徐工人持续奔跑在路上。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徐工成为国企改革的标杆。
时间见证奋斗的价值。今年5月,国际机构公布的“2020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徐工跃居全球第四位,蝉联中资企业,成功跻身全球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