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过去一个月,海上风电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海上风电的装备成本,一个是两地的海上风电规划,彻底打乱了行业对海上风电发展进程的预判:
时隔一年今朝10月海上风机价格跳水:海风平价在望
华润苍南1号海上风电主机带塔筒招标结果显示,带塔筒的主机价格锁定4016元/kw,一举逼近陆上风电价格水平(少数分散式风电);无独有偶,中广核浙江舟山项目同样单独海上风机主机价格中标结果3830元/kw,这个价格实实在在的让行业人士无法理解。
当然,这也是海上风电后一次招标1年多来的的亮相结果,这个结果给海上风电的开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触动:近期2019-2020年核准并已招标的项目纷纷启动了重新平价的方案设计,华润项目的方案采用的风机还是6.25MW+10MW机型组合,还不是目前海上大的机型,由此可见海上风机的价格走势还有潜力。
11月海风规划再爆眼球:盐城漳州两地突增83GW
江苏盐城:11月15日盐城市举行海上风电高峰论坛,这一次,盐城给海上风电行业再一次带来惊喜。
盐城市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周斌表示,“十四五”期间,盐城规划有902万千瓦近海和2400万千瓦深远海风电容量,将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示范基地,努力在“十四五”末实现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
其实,福建省漳州市早在6月发布新闻,未来规划5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在6月10日福建省漳州市举办的清洁能源海峡高峰论坛上,漳州市政府已经规划在该市外海浅滩开发5000万千瓦海上风电,打造东南沿海大的清洁能源基地。这一装机规模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漳州市的外海浅滩,也将成为中国“十四五”期间具大规模连片开发海上风电条件的区域之一。
为什么突然两地在几个月内爆出新的海上风电规划,这其中与中国的风电发展厚积薄发有关,风电发展近二十年,已经具备独立发展的基础和创新的实力。
从高山到平原再,从沙漠到海洋:中国陆上风电已历经蝶变,海上风电欲展翅高飞
过去近二十年,中国的风电规模化装机单机容量从650Kw到今天已经实际运行的6.x MW,容量增加近10倍;价格从8000元/kw下降到今天的1850元/kw,下降幅度超过75%,不到原来的1/4。可以说,从2020年到2021年,风机技术经历了一次革命。风电塔筒高度从70m到当前160m高度,185m已经指日可待,无论是发电量出力水平,单位千瓦造价,风机单位千瓦原材料用量,都已经今非昔比,中国风电,尤其是中国风机已经从引进走向自我创新,从技术购买到独立走向全球,在全球的主要大陆上,都已经有中国风机在转动。
中国风机的成长始于高山,发展到平原,今天又开始奔赴沙漠戈壁,在COP15大会上,中国政府再次提出在沙漠戈壁建设风电光伏新能源基地,并已经启动1亿千瓦的项目建设。14年前,我们下海(金风1500KW机型。2010年东海大桥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风电),今天装机容量突破1318万千瓦(国家能源局1-9月统计数据),海上风电已经具备腾飞实力。
十年磨一剑:中国海上风电已具备腾飞实力
从2009年上海东海大桥示范项目开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18.6万千万。“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新增规模超过150千瓦,尤其是近5年的发展,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机型容量大实际容量达到10MW,风机单价已经突破4000元/kw,不到5年前价格的50%。
1、成本降低是中国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大推力
通过技术进步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成本较十年前实现大幅度降低,目前我国海上风电造价水平仍处于1.4万至1.8万每千瓦左右,可以预见,2022年开始海上风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江苏、山东等区域将降至12000万/千瓦左右,甚至更低,海上风电成本不断降低,为成本相对较高的深远海区开发提供可能。
2、产业链的成熟为中国风电低成本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在几个月前,中国海装试装了台全国产的海上风机,这对中国风电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经过过去5-10年的 发展,我国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基本区域基本完善,风机,塔筒,基础,施工,送出等技术装备已经掌握,中国本地研发制造的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超长叶片、飘浮式风电机组、长距离输电工程等一系列,海上风电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的资源禀赋基本摸清。我国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潜力约为35亿千瓦,50至100米水深约有21亿千瓦。而且,自2016年颁布《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规划、核准、电价、监管、技术、标准质量认证为一体的政策体系。
3、开发建设经验日趋成熟
2021年9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约1318万千瓦,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装机规模已成为世界。从华锐科技的3MW,到上海电气自主的3.6MW,再到上海电气引进的4MW,后续湘电5MW,海装5MW,明阳5.5MW,金风6.45MW,以及今天的8-10MW,都在说明一个事实:中国风电已经成熟了,在风电技术方面完全具备独立走出去的实力,明阳为中国海上风电出海做出了榜样。
经济强省的双碳和双控需求:海上风电发展是不二之选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末,中国沿海八个省份有海上风电项目并网,累计并网容量1042万千瓦。其中,江苏省、广东省和福建省的海上风电机组累计并网装机量位居前三,分别为627.54万千瓦、131.15万千瓦和107.74万千瓦。
我们先看看沿海经济省份的能源构成,从山东,到江苏,到浙江,到广东,经济4强省的电力无一例外有一个致命问题:30%左右的电力需要外部输送,而本地电源60%以上都是化石能源。根据中国新下发的碳达峰工作方案,其中有一条,特高压输送电力,原则上不新建火电调峰机组,输送电源比例不低于50%,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特高压输送电力也不会那么随意建设了。同时也提出原则上不再新增规划火电机组,原则上新增电源都要靠新能源替补增量电源。
作为经济强省,光伏占地大,而在经济强省中土地更加宝贵,这就是为什么沿海经济大省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双碳目标和双控行动都给沿海经济大省的能源转型提出了巨大挑战,既要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能源供应,又要实施绿色能源消费的转型,海上风电显然是这些沿海经济强省的不二之选。
沿海经济大省海风资源雄厚:6省规划超预期约250GW
球哥简单梳理了一下几个主要沿海经济省份的海上风电规划,数据不一定准确,可供参考。
广东省:总规划容量6885万千瓦,其中远海5700万千瓦,而近期到2021年底,全省海上风电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短期到2025年底,力争达到1800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平价并网。
福建省: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规划,福建预期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十四五规划容量1330万千瓦。
江苏省:江苏总体规划容量超过根据江苏省发改委对外公示《江苏省“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规划海上风电规划场址共28个,规模909万kW(另外十三五规划1475万千瓦),2025年规划并网海上风电1500万千瓦。而根据今天发布新闻来看,未来江苏规模不低于5000万千瓦,因为就盐城3300万千瓦。
山东省:2021年8月9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发展风电的重要举措,其中重点指出规划海上风电1400万千瓦,给能源消耗大省的提供了重要的工业血液,尤其是山东省一直以高能耗大省著称,没办法,只能通过发展新能源解决双控和双碳问题,到2025年,山东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90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提高到19%左右。
山东省海上风电规划区域示意图
浙江省:2021年5月7日,浙江省发改委、 浙江省能源局下发《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风电:新增装机在450万千瓦以上,主要为海上风电。
广西:规划总容量超2500万千瓦,十四五建设500万千瓦。日前根据广西能源智库了解到信息,广西海上风电规划已经通过水规总院初步评估,可开发容量2500万千瓦,而实际十四五规划建设初步规划500万千瓦。
从广西,到广东,到福建,到浙江,到江苏,到山东,到辽宁,累计规划容量累计初步测算超过200GW,按照每年1-2GW/年的平均开发速度,未来十年,年均增长10GW的海上风电规模已不是问题。
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示意图
未来十年展望:中国海上风电年均新增超10GW
成本的降低,技术的成熟,经验的掌握,为中国海上风电未来十年大踏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惊喜的看到,中国的海上风电在远海已经开始与世界同步,漂浮式海上风电已经正式开始装机,在海上风电产业链商业模式方面正在进行突破创新。
1、近海到深远海挺进:借鉴欧洲海上风电经验趋势,中国海上风电建设海域由近及远发展是必然趋势。
2、大基地和规模化开发:在中央补贴退拔背景下,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有助于降低海上风电建设成本,同时促进海域资源的利用。通过优化项目布局,提升规模化程度,是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趋势。
3、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从电源开发到能源产业发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上油气,海水淡化,氢能、储能多种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融合发展,解决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从这几个经济大省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结构看,就外部30%的电源增量部分,每个省年增2GW的海上风电都不够GDP增长的配套需求,由此可以在短暂的未来预见,中国未来十年的海上风电年均增量10GW不是问题,只会多,不会少,因为新能源电力(海上风电是沿海经济省份的主力军)是新增电量的大哥大,不发展无法实现双碳和双控目标。
当年在如东,7家风机企业试装2MW风机开始海上风电之旅时,也许没有想到今天的海上风电经历蝶变,今天的海上风电已经整装待发,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相信没有理由不迎来一个更高的发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