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1)在北京新国展隆重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
本届大会以“碳中和——风电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历时四天,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高峰对话、创新剧场以及关于“国际成熟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国际新兴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风电设备智能运维论坛”“碳达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转型”等不同主题的15个分论坛。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在18日下午召开的国际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暨中国-东盟清洁能源能力建设计划年度活动宣介会上,丹麦投资促进局高级投资官员胡志杰发表了《丹麦风电与Power to X发展状况及投资机会》的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胡志杰:大家下午好,我叫胡志杰来自丹麦投资促进局,我们是隶属于丹麦外交部的机构,主要职责是帮助外国企业到丹麦进行投资。今天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在一年一度的北京风能展再次为大家分享一些丹麦风电领域的情况和一些投资机会。
在开始我的介绍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海上风电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不同地区海上风电市场,不管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的一些主要市场,海上风电在未来十年都将有巨大的潜能。第二,海上风电价格逐年下降,我们从近的一篇报道中也了解到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媲美化石能源,而且在新的光伏以及风能的新项目上即便加上安装成本也可以做到比现有的煤电运营成本再低。第三,项目的规模风机大小也是逐年增加,尤其在新兴市场上平均项目的规模都在增加,由此对应的供应链发展的本地化发展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更大的项目也在挑战着较小的供应链体系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风厂、风电运维实现规模效应。第四,本地化内容,前面英国同事也提出道路英国的一个本土化是未来,但这个本土化的内容其实是一个在不同市场上都会有类似的规则的提出。据预测未来全球72%的海上风电项目,会面临这个要求,但对于很多供应链的企业来讲本地化内容就意味着必须走出本国实现,实现当地化,也就是国际化的进程。
结合这些趋势我们想谈一下丹麦的风电产业发展状况。丹麦是发展风电行业比较早的国家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风机业务、技术发展的中心,并且在丹麦有着非常好的框架条件,有利于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丹麦也形成了非常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无论是客户供应商,还包括很多非常完善的研发设施,后也是比较非常重要一点,经过四十多年的风电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有二十多年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培育了非常多的行业人才。可以说丹麦是拥有着世界上完整的一个风电产业链,有些人会把丹麦称之为风电行业的硅谷,依托与这个产业链,无论是从业务还是从技术发展,丹麦都是非常好的地方,知名的风电公司都在丹麦建立了一些研发中心。
为此这个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还有在丹麦已经建设的风电测试的机构,丹麦国家大型的风机测试中心,可以测试风机可高达230米,除此之外像丹麦技术大学的风动实验室,包括Power to X防雷保护实验室等等,与此相匹配则是行业人才的集聚。在丹麦全国有大约3万人从事于风电行业,其实对丹麦国家来讲总人口不到六百万的占比已经是非常高的了,在过去四十多年的风电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培养了大批卓越的工程师,除此之外丹麦不同的高校也有非常专业的课程设置,这样就保证在风电行业一些新鲜血液的流入。
除了风电产业行业,产业链之外其实丹麦也有着不断增长的市场潜力,还会有一些开放式的招投标项目,大概的规模在1.5GW。目前丹麦在全国运营的海上风厂规模大概是2.1GW,这些项目将来全部完成以后,对于丹麦来讲是非常大的增量。
丹麦也是波罗的海区域风电活动非常多的重要区域,它其实在这两个海域的中间对于进入不管是北海区域还是波罗的海区域的市场都有气候优势。丹麦靠近左边北海能源岛的项目是位于北海区域,在将来规划当中,建成之后一个比配海上风厂,同时提供周边的区域的一些国家作为能源的枢纽。能源岛的概念早是在2017年有一些欧洲的TSO提出,在这个过程当中,内容在不断的推进,从早的风电的枢纽,逐渐演化到也会加入Power to X的概念,这个概念得到诸多公司和机构的支持。未来这个岛建成之后在岛上还会配有比如办公室、住宅等等,以满足当地团队日常化需求。能源岛预计是在2033年左右完工,总的面积将会达到12万平方米。建成之后它的生产绿色电力将达到十几万,供给百万欧洲家庭使用。
除了已有的几个规划项目之外,经预测在整个北海区域风电潜能将可以达到70到150个GW,这是到2040年的预测。其中在丹麦区域的海域风电潜能可以达到40个GW,目前在丹麦国家运营当中的这样一个海上风电的规模在2.1GW,就是说未来如果真的40个GW如果全部开放,丹麦未来会有大量的富余的海上风电产生的绿色电力。
由此丹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有这么多富余的电力怎么来消纳的问题,丹麦国家电网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其中包括采用高压直流,远距离输电把这些电直接输入到一些欧洲的用电中心,这个方案对于其中的部分电力来讲是可行的,其它方案包括现在大家经常提到Power to X这个概念,提议在海上风电会配有一个叫海上风电的落地区域,这个区域会配有比如Power to X等等这样一些生产,作为连接海上风厂跟电网的这样一个过度的,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因为海风的这样一个波动性,当风比较大,电力比较充足的时候可以就地来把这些多余的电力用做生产Power to X,比如海上制氢等等,就减少对于电网的压力,比如哪天风没那么大就可以直接把电力输送到连接到电网上面。
丹麦国家电网对于Power to X发展的一些行动方案,其中就包括建设能量密集区域,就是海上风厂的规划,也包括充裕的风电将直接用于Power to X的生产,还会建设氢能管道网络,包括绿色、氢和二氧化碳的这样一个绿色燃料的生产,其中二氧化碳来源可以使用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丹麦发展我们称之为制氢行业或者包括Power to X这个产业,这是非常长期的政治目标,也是可以利用丹麦在风电领域已经极具非常大的优势。就包括有比较充裕的电力支持,同时丹麦的电力价格也非常低,使得利用这些绿色电力来生产不管制氢也好,制什么也好,在商业上具备可能性的。
在过去的这几年当中,丹麦也慢慢的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不管是制氢还有其它的相关公司,包括很多丹麦政府提供的对于支撑这个产业发展的一些研发的支持。丹麦国家体量其实是比较小的,但同时它的可再生资源占比非常高,这样就是说使得丹麦对于一些新产品,新的解决方案来讲是比较理想的测试基地,那么在丹麦这样环境得到测试之后,在推广应用到全球其实这样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一种途径。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发展Power to X这个领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其中就包括风电光伏的成本逐渐降低,从电解技术的产业化等等。后系统价值这一点,也是我想着重强调一点,在较高比例的可再生资源电力系统对于发展制氢,对于发展Power to X行业它有一个非常好的价值,但这个系统价非常重要,但有时候会被忽视,因为风光的波动性比较大,想要整合所有的绿色电力其实非常困难,那么这时比较非常灵活的电力消费,比如说这种电解制氢或者Power to X对于电力的使用就可以成为气风、气光等等的一个非常好的替代。
总结一下,丹麦是比较成熟的市场,对于来自于中国的企业来讲,有哪些角度和机会是可以利用?就是可以利用丹麦作为进入欧市场的一个平台,得益于丹麦本身对于风电,尤其是风机技术整个行业的积累,进行技术开发,利用当地非常丰富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同时也可以跟丹麦的现有的公司开展不同的合作,然后以扩大公司本身以有的专业优势。
这是我们在过去这些年中看到的来自中国企业在丹麦进行的一些投资的机会,更多的是来自于整机箱,他们所进行的投资就是通过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或者跟当地的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合作,共同进行风机、技术方面的研发业务。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