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通知指出:
智慧能源工程。建设智能电厂,构建智能发电运行管理系统,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调度优化、波动平抑等技术。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漂浮式风机基础平台建设、柔性直流集中送出、海上制氢等,建设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
原文如下: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
(2020—2022年)的通知
粤府办〔2020〕24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10月12日
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支撑广东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抓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的机遇,按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要求,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以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新经济发展,进一步夯实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到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初步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支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建成全国领先的基础和专用网络体系。5G网络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领先全国,高水平建成全光网省,打造双千兆网络标杆省,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专用网络设施体系及北斗系统应用体系初步构建,陆海空天各类网络协同融合发展,泛在互联、智能、安全可控的网络设施初成体系。
——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建成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创新资源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创新基础设施集群,构建以广深“双超算”为引领、布局科学合理的先进算力发展格局,建立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通用技术能力支撑体系,形成“创新能力+先进算力+通用技术能力”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体系。
——构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的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交通、城市、物流、医疗、教育、农业、水利、环保、应急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赋能作用全面提升,初步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泛在互联一体化网络,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高质量建设5G网络。编制5G基站总体布局规划,加快5G网络建设,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以5G SA(独立组网)为目标,加快建成5G SA核心网,扩大700MHz频段广电5G网络在广州、深圳等地的试验和建设规模。到2022年,全省5G站址达35万个(含储备站址),累计建成5G基站22万个,全省基本实现5G全域覆盖,珠三角地区建成5G宽带城市群,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区、县城及中心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全省5G用户数达6000万户。持续扩大5G专网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覆盖面,争取国家支持建设1.8GHz频段4G-LTE无线专网,加快5.9GHz频段车联网试点,探索打造以1.4GHz频段为主的无线政务专网。围绕重点应用场景提升建设速度、融合深度和应用广度,打造5G产业创新高地和融合应用示范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中国联通广东公司、中国铁塔广东省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任务所涉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作为配合单位,下同)
2.高水平建成全光网省。深入推进全光网省建设,完善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骨干光纤网络布局,推进广州互联网交换中心等交换平台协同发展,推进F5G(第五代固定网络)建设。推动骨干网、城域网、局域网扩容提速,保障5G网络、数据中心等设施低时延、高带宽应用需求。提高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全省光纤用户免费、免申请提速至100M,推进千兆宽带进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加快实现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全覆盖。实现IPv6全面部署,探索融合网络、计算、处理于一体的新型网络架构。积极谋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以4K/8K超高清应用为标志的新数字家庭示范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中国联通广东公司、中国铁塔广东省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物联网深度覆盖。深入推进物联网全面发展,统筹利用4G、5G、NB-IoT(窄带物联网)和光纤等接入技术,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加快NB-IoT网络建设,加快实现珠三角地区深度覆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区及县城普遍覆盖,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和Cat1(速率类别1的4G网络)迁移,有序退出2G、3G网络。积极发展LPWAN(低功耗广域网)。大力推进物联网泛在感知设施部署,围绕产业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积极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传感器,加快实现“万物互联”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中国联通广东公司、中国铁塔广东省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4.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应用5G、PON(工业无源光网络)、NB-IoT、TSN(时间敏感网络)等新型网络技术升级企业内网。推动标识解析国家节点(广州)扩容增能,到2022年,建成5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标识解析注册量超过15亿,构建更加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生态。支持制造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牵头或联合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2年,建成5个以上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以上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超过5万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前瞻布局未来网络。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中心)建设,构建世界以链路层虚拟化为基础的深度虚拟网络。支持未来通信技术探索设施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基础科技支撑。加快建成广佛肇量子安全通信示范网,规划建设粤港澳量子通信骨干网,部署建设量子卫星地面站,推动与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无缝对接,探索构建量子互联网。加快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卫星制造、卫星部组件生产、卫星系统运营和产业落地应用等环节布局,逐步构建无缝覆盖、安全可靠的卫星网络设施。率先开展第六代移动通信(6G)、太赫兹通信等技术研发,争取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准规范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打造四大创新能力支撑集群,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1.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求,聚焦材料、信息、生命、海洋、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基础设施。加快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新型地球物理综合性科学考察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建设,谋划推动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国家基因库二期、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系统实验装置、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系统等一批设施。(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布局科学合理的先进算力集群。支持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升级改造,增强高性能计算能力和云平台能力的拓展应用,支持鹏城“云脑”、珠海横琴、东莞大科学等智能计算平台建设,依托广深“双超算”和省内智能计算平台资源,打造的超级计算高地。引导广州、深圳主要发展低时延的边缘计算中心和中小型数据中心,有序推动其他地区建设数据中心集聚区,建设国家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合理布局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优先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布局集内容、网络、存储、计算于一体的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满足交通、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在实时业务、智能应用、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敏捷连接需求。支持低小散旧数据中心整合、改造和升级,有效提升数据中心整体能耗水平和运行效率。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推动鲲鹏、昇腾等创新生态发展,构建自主可控算力集群。到2022年,全省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达65%,设计PUE值平均低于1.3。(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集群。聚焦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打造一批高水平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研究院,夯实产业技术创新基础。加快建设广东省实验室,高水平建设通信与网络领域国家实验室及量子科学领域国家实验室基地,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呼吸健康领域国家实验室,推动布局更多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打造多层次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建制引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携手港澳加快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先进材料、氢能、干细胞、体外诊断、高端医疗器械、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强化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创新体系布局,加快建设大动物模型研究中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高水平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集群。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通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协同的新技术基础设施集群。加快广州、深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医疗影像、智能视觉、基础软硬件、普惠金融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持续推进省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到2022年在智能无人系统、智能制造、智能交互等领域建成15家省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开源软件基础平台、新型多元智能传感器件与集成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硬件的新产品设计平台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云算法平台,支持深圳建设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基础开源平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云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基础语音、视频图像、机器音频等公共训练数据量,支持开源开发平台、开放技术网络和开源社区建设。推动形成安全可控的区块链支撑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区块链基础架构、安全保护、跨链互操作、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监管等区块链基础平台型重大项目,鼓励领军企业建设自主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和开源平台,聚集区块链开发者和用户资源。推进“区块链+”,争取区块链行业平台落户广东。支持省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平台加大区块链投入力度,到2022年建设5个左右省级区块链创新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十大智慧工程,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1.智慧能源工程。建设智能电厂,构建智能发电运行管理系统,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调度优化、波动平抑等技术。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漂浮式风机基础平台建设、柔性直流集中送出、海上制氢等,建设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全面提升配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到2022年,新建10个融合电网能量流、业务流和信息流的“智能化、模块化、集成化”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并满足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要求的智能电网,在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州中新知识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加快建设电网数字化平台和能源大数据平台,在广州等地区试点建设能源区块链平台和电力物联网。推进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建设,到2022年全省建成约18万个充电桩,建立可转移负荷有序充电、V2G(车辆到电网)、充放储一体化运营体系。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重点城市创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氢设施建设,到2022年新建200个加氢站,重点建设广州—深圳、广州—珠海氢能运输走廊,规划建设沿海经济带氢能高速运输走廊。(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