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滕州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详情如下: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加快赶超、建设幸福滕州的关键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于抢抓战略发展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篇 明确发展目标 实现率先发展
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滕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全域城镇化、工业集群化、服务业专业化、农业现代化、镇域特色化“五大发展战略”,有效应对新旧动力转换带来的压力和发展转型带来的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谱写了幸福滕州建设的新篇章。
(一)综合实力迈上大台阶。预计2015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个突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1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70亿元,达到70.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4%。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达到605.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0倍,年均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50亿元,达到35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长1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达到2.1万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
图1
(二)产业转型迈上大台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9:54:37调整到2015年的7:51.5:41.5。
图2
——科技创新实现大发展。财政用于科技投入总额达1.4亿元,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以上,新申请国家专利5536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3.4%,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列入全省创新驱动示范区。创新载体有效提升,新建立威达、辰龙等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拥有“千人计划”等人才3名、“泰山学者”等省级人才4名,与8位院士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滕州分园成功签约。研发水平不断提高,集中攻克了“VMC1600U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等一大批关键技术,建成全国县级的国家机床质检中心,威达重工立式加工中心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辛化硅胶“特大孔硅胶关键生产技术引进”列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瑞达化工聚丁烯生产项目。
——农业现代化实现大发展。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成功举办七届中国(滕州)马铃薯节和2014国际薯业博览会,成为中国马铃薯品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改善灌溉面积31.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9万亩,入选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全国高标准农田水利示范县。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85%以上,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8%。规模化经营水平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发展到830家、1530家,农村流转土地面积37万亩。
——工业经济实现大发展。大力实施工业集群化战略,深入推进“265”“5633”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78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机械机床、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两大千亿元产业集群产值累计分别完成2920亿元、2290亿元,玻璃深加工、食品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30亿元,新型煤化工水平国际领先,“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被评为全国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先进地区。企业规模实力不断提升,联想控股化工基地一期聚丙烯及乙烯衍生物生产、威达数控铣镗床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滕州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主体完工,新能凤凰、盛隆化工等15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7家企业纳税过亿元,三维钢结构、晨晖电子分别在“新三板”和上海股交中心挂牌。技改步伐不断加快,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66.9亿元,20项产品列入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
——服务业实现大发展。大力实施服务业专业化战略,着力做强“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滕州(义乌)真爱商城、微山湖古镇、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服务业大项目部分建成运营,区域性中心效应进一步彰显。国家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18处,年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列为省旅游局创建名录,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保利、万达、红星美凯龙、大润发等知名品牌落户滕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320家;干杂海货、装饰建材等过亿元专业批发市场47处,现代物流企业40家,物流园区3家。新兴服务业势头强劲,连续举办了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墨子文化节、鲁班文化节,省内互联网小镇成功落户龙园,来自购、1688干货网、聚物美网上商城等电商平台上线运行,形成了鲁华、美铭、嘉誉、伦达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民营经济总量快速扩张,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预计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总收入实现353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总户数11.4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发展到1.3万个,居全省县级首位。民营经济纳税70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6.7%,从业人员39.7万人,成为吸纳就业和居民增收的主渠道。
——镇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大力实施镇域特色化发展战略,努力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更加凸显,形成了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生态旅游名镇,全市财政收入过亿元镇街发展到13个,其中西岗镇、级索镇突破5亿元。西岗镇列入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镇、经济强镇,滨湖镇列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西部经济隆起带文化旅游名镇,获评全国千强镇4个、重点镇3个、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镇3个。
(三)城市品质迈上大台阶。大力实施全域城镇化战略,“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城建工程600个、完成投资58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55%,被确定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多规合一”试点。
图3
——民生城建取得新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打通主干道,完成了大同南路、龙泉南路等100余条道路和解放大桥、环形天桥等12座桥梁建设;活化微循环,疏通改造城区背街小巷77条,新建林荫停车场52处,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23处,公共自行车系统列入住建部示范项目,一期2000辆投入使用。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实施了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新增年调水规模7000万方;着力实施了南线高温热水、城区雨污分流、城市防汛、燃气管网改造、西部城区石油输油管道改线等历史欠账的五大“下地工程”,城区供热基本实现全覆盖。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大同天下区域加快推进,威尼斯、银钟里涵翠苑等26个区域改造完成,回迁上房2.3万套,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2131套、廉租房483套、公租房890套,基本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改造老旧小区42个,受益居民约2.5万户,2000年之前建设需要整治的老旧小区全部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