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德江县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年规划纲要,详情如下: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德江县决胜脱贫、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和初步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攻坚期,是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唱响乌江经济走廊主角的关键期,发展条件,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德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是根据中央、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按照中共德江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指导意见编制的,主要阐明德江县委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德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推进经济发展,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章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环境
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突出
“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发展、加快调整、推动跨越”为主基调,突出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主题,紧紧围绕“强基建城兴产惠民”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区位优势显著改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区域中心城市架构初步形成。
一、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十二五”时期德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为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显著提速,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1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84.6亿元,年均增长16%,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年均分别增长6.4%、20.2%和21.3%。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五年累计投资338亿元,年均增长44%,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24.2个百分点,五年投资总和是“十一五”的7倍。工业总产值53亿元,年均增长35.7%;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9.4亿元,年均增长41.1%。财政总收入9.22亿元,年均增长32.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亿元,年均增长31%,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1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亿元,年均增长15%。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41:17:42调整为2015年的27.8:20.3:51.9,一产比重降低13.2个百分点,二产、三产比重分别提高3.3个百分点和9.9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显著突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交通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陆续建成杭瑞高速、沿德高速、共和港口,开工建设德务高速,启动326国道、352国道(印江经德江至泉口段)改造和黔北机场场址踏勘、工程测量、地质调查等前期工作,昭黔铁路已纳入贵州铁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雏形。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35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7公里,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1020公里,通油路(水泥路)率从2010年的9.56%提高到76.5%。水利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县水利化程度达30%,实现蓄水总量6700万m3;农田有效灌面26.5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5亩以上;解决城乡饮水安全人口18.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0%;新增防洪治涝面积1.11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2.2平方公里。长丰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完工,观音滩水库顺利实现大坝封顶,开工建设大木尧、朝溪2座小(一)型水库,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水保工程,五年来,共完成农田灌溉投资8110.5万元,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28万亩。供电和通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完成110千伏德江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110千伏煎茶变电站、共和变电站及35千伏楠杆变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龙泉22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县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百姓通信更加畅通便捷。
(四)城乡统筹发展成效突出,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期间,以青龙镇在全国发展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重点实施城南大道、扶阳大道、乌江大道、武陵大道、城南外环路以及水、电、气、通讯网络、保障性住房等相关配套设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围绕“产城互动、景城融合、教城一体”,相继建成城北工业园、温州商贸城、贵州工程职业学院、乌江农林经济学院、人工湖、人民公园、大犀山公园,人工二湖、温州商贸城二期、城南汽车物流园、体育馆快速推进。城区面积从7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8万人增加到20万人。以人为本的城市经营理念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成为全省入选的案例。以行政区划调整为突破口,先后完成复兴、长堡、高山等撤乡设镇和青龙撤镇设街道工作,并启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煎茶省级示范小城镇、合兴市级示范小城镇和潮砥、长堡县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成就。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调整到37:63。优势农特产品区域布局成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围绕“五个产业带”的规划布局,以“三个万元”工程为载体,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突破口,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基本形成以烤烟、辣椒为主的支柱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茶叶、核桃为主的地方特色产业。累计发展茶园面积21.23万亩,茶叶加工厂10家。合兴万亩白茶示范园区在2014年已列入省级“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累计种植核桃面积23.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39万亩,其中天麻面积105万平方米,天麻已成为德江的特色优势产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天麻大会暨中国(德江)天麻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成功列入“中国绿色生态天麻十强县”。农业园区加快推进,成功创建高家湾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长丰米阳山草地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园。已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62个,其中龙头企业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3个。
(六)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
2015年,全县规模企业名录库企业从2010年的23家增加到65家。规模工业产值达49.4亿元,是2010年7亿元的7倍;工业增加值达10.7亿元,是2010年3.5亿元的3倍,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达9.8亿元,是2010年2.02亿元的4.8倍。“十二五”期间,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启动城北工业园区、煎茶农特产品加工园区、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发展平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的工业发展平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农特产品、仓储物流等产业。在城北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关口片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共和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煎茶农特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城北工业园区入驻各类企业72家,发展微企252户。堰塘关口片区、煎茶特色产业园区和共和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区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扶持壮大了颐年春酒业、黔东油脂集团、亿源生态、洋山河生物科技、鸿泰茶业等农特产品加工业,迪蒙科技、三诺机电、四方玻璃、金宏电力等五金机电加工业,旅游产品、装饰材料、服饰、电子商务等产业,支持资兆建材、正鑫商混等建材业健康发展。正在加快黔东北机电交易园、博伦创意广场、木材产业园、关口汽车贸易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
五年来,我县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引导培育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推进商业贸易从城市走向农村,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为契机,重点培育旅游产业。洋山河景区已成功挤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扶阳古城、泉口石林、枫香溪会址等一批旅游景点初具规模,2013年贵州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已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和初步审查,并获得批准立项建设。电子商务得到快速提升,开通淘宝网电子商务平台,全县所有乡镇农村淘宝全面推进,“一品乌江”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温州商贸城成为目前黔东北大的一站式家居建材、五金机电、汽摩配件交易中心。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成295个农家店。
(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优先发展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相继建成楠杆、复兴、桶井等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长征、良家坝等幼儿园改扩建,完成山村幼儿园建设计划,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完成一中、职校整体搬迁,组建实验中学,建成青龙五小、六小、思源实验学校等,全面实现教育“9+3”计划、“4+2”教育突破工程目标,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初步均衡验收;新建贵州工程职业学院、乌江农林经济学院并开班办学。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发展。完成了21个乡镇卫生业务用房扩建,建成239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和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实现县民族中医院、妇幼保院整体搬迁,医疗卫生床位数达2342张,比“十一五”末增长一倍。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稳坪傩文化陈列室、扶阳古城研究基地、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9个村级体育健身场所、319个农家书屋和体育馆。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和县图书馆改造。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50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45612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44万人。城乡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0年的1320元/年提高到2015年的2580元/年,城镇低保标准从2010年的260元/月提高到2015年的440元/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0元,年均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