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巴彦淖尔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详情如下: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适应并引领新常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为了阐明市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描绘未来五年发展愿景,根据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关于制定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编制《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引领全市人民共圆小康梦想的行动纲领。
篇 发展战略篇
章 统一思想,把握战略机遇期新内涵
节 “十二五”发展成效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总干精神攻坚克难、干事创业,创造性地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新要求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努力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协同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困难的条件下确保了主要目标如期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成为我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着力稳增长,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面对经济下行、市场低迷、企业经营困难等多方面挑战,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积极调控,实施了一批保增长的重大项目,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4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9倍。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90亿元,年均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76亿元,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654元和13729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7%。实现了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政府财力和居民收入双提升。
着力强支柱,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准确把握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农牧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小麦、葵花、蕃茄、果蔬等特色产业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肉羊出栏量全区,荣获“中国肉羊(巴美)之乡”美誉,农牧业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工业在困境中平稳增长,制酒、乳肉、脱水蔬菜、粮油加工等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做大做强,风、光电装机突破300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初具规模,现代化工、冶金和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区域物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河套湿地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旅游精彩破题,城乡市场日益繁荣,一批服务业集聚区正在形成。为“十三五”延伸拓展和转型升级奠定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点。
着力促统筹,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8.6平方公里,道路、水系、绿化、亮化和市政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被评为自治区级园林城市,草原水城、塞上绿城、河套文化名城展开秀美画卷;加强县城和特色中心镇建设,乌拉特前旗成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实施白彦花、干召庙等重点集镇改造,一批城镇成为全国、全区重点镇;美丽乡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走在全区前列,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焕然一新;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57%。以列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乌梁素海综合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实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4.42%,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好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提前一年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化学需氧量、氨氮等能够如期完成规划目标。
着力强基础,支撑条件得到新改善。全力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总里程达到20986公里,公路网密度位居全区各盟市第三位,实现了全部乡镇、苏木通油路。临策铁路、甘泉铁路竣工运营,巴彦淖尔机场、乌拉特中旗通用机场建成,综合型、立体化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一大批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运营,黄河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支撑和保障发展能力进一步跃升。
着力惠民生,公共服务实现新提升。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各级财政在困难的条件下用于民生的投入累计达到701.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8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82.8万人次;实施棚户区改造5.7万户,建成保障性住房4万套,2.5万户居民喜迁新居;各类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质量和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突破,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64%和125%;建成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22家、自治区工程中心3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一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着力抓创新,改革开放呈现新格局。改革工作走在自治区前列,行政审批和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政府机构、财税体制、农垦管理体制、扩权强县等重大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向北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蒙古国资源加工利用、对外贸易进展良好,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长26.8%。甘其毛都口岸过货量连续多年突破千万吨,成为自治区年过货量大的公路口岸。
经过“十二五”的不懈努力,我市站上了发展新起点,构筑了产业新体系,形成了持续发展新机制,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分配结构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支撑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明显提升,为“十三五”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民生保障能力较弱;产业层次较低,质量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任务艰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仍比较滞后,存量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任务繁重;维护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十三五”期间必须着力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努力完成缩小发展差距、提升发展能力、改善发展条件、维护和谐稳定等战略任务。
第二节 “十三五”趋势预期
“十三五”是形势空前复杂、充满众多不确定性的时期。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回暖乏力,后期走势扑朔迷离。我国面临着大国崛起过程中“成长的烦恼”,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充满变数。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使经济社会形势更趋复杂。这一系列不确定性都会使我市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首先,宏观经济降速、投资规模下滑会使能源原材料市场需求不振,国内行业产能过剩和进口产品替代将使资源型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市“十二五”发展的有色、化工等产业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环境,进而给经济增长、就业增收和民生保障带来压力和风险。其次,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欲望降低,使新上项目和招商引资面临更大困难,进而对新增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周边地区共同面临小康决战的巨大压力,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的共性任务,未来围绕资源、要素、政策的区域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在困境中前行、在竞争中突破将是我市“十三五”时期必须适应的新常态。
但是,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发展环境的科学判断,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利好。一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动下,我国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推进,产业、要素和市场分工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契机。二是我国仍然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还将持续增加,对能源、原材料、绿色农畜产品的需求仍然较大,为我市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来新机遇。三是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各领域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阻碍发展、妨碍公平的弊端将逐步破除,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将增进发展效能,为我市激发发展活力带来新机遇。四是国家、自治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将有效激发创造潜能,为我市补齐要素短板带来新机遇。五是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互利共赢、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实施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区域经济格局将深刻调整,投资、生产要素西移北上的趋势日益明显,为我市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对内协作创造了新机遇。六是国家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经济政策,加大西部大开发和边疆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我市面临着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缩小同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新机遇。
总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市“总干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化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精神动力。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只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应对挑战的决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秉承“十二五”已经厚植的发展基础,并在抓机遇中培育新优势,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就可以再创科学发展新未来。
第二章 同步圆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六道风景线”建设任务,大力弘扬“总干精神”,以“三篇文章”为抓手,突出“十个更加注重”总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巴彦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