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5导读:在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强化创新意识,加速专利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农区,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精细育苗,推广农业新技术;在校园,学生在科技教育基地,利用机床制作模型,使用电脑进行动漫创作;在广场,居民们参观科技展板,学习科普知识……
科技创新已融入海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为经济和城市转型提供了驱动力。
区科技局局长赵海滨对记者说:“今年以来,海南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破解科技发展难题,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打造现代煤化工基地的工作重心,海南区结合现有煤化工企业研发力量,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据赵海滨介绍,目前,区科技局重点支持项目——低阶煤提质生产兰炭(半焦)工程化中试平台建设已进入倒计时,此项目主要针对乌海周边地区的低热值煤,洗选后的中煤及地表层煤为原料,经过分级快速分质工艺,改善其燃烧特性,改善原有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率,终产出高附加值的半焦、煤气及化工产品(焦油),进而进行产业化推广。平台设备已安装完毕,进入分级调试阶段,预计6月初便可开车试运行。
在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海南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得到加强。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的研发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特色产业化基地与高新园区培育工作顺利推进,“海南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注册成立。
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4项自治区级科技成果和18项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实现自我转化,24项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已引进10项农业适用新技术和13个新品种。
科技名牌战略取得成效。西水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自治区级科技名牌企业,“黑猫”牌炭黑等5个产品被评为自治区级科技名牌产品,乌海化工公司“天湖”工业碳酸钠获得我市科技创新名牌产品称号,海亮聚氯乙烯(pvc-u)管材获得市级科技名牌产品称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审批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推进产学研联合
海南区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海南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从注重引进成熟技术逐步过渡到与院所共同开发。
黑猫炭黑、海亮塑胶等8家企业与天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研发机构开展的9个地院合作项目顺利进行。海亮塑胶与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合作的特种PVC管材制备生产项目,延伸了氯碱化工产业链,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西水公司与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和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合作“高频斩波交流调速减排二氧化碳技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项目环保节能。泰和煤焦化和清华大学北京昊华远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和锅炉废水零排放项目促进了能源循环利用。东孚公司与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合作进行“高性能新型矿物材料暨改性粉煤灰技术”研发,取得实效。
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海南区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为农区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区居民增收。
海南区选派1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生产一线,为农区居民提供技术服务,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适用新技术。海南区还开通了海南科普网站和“12396”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广泛宣传报道科普工作动态,发布各类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信息。
农业科技创新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乌鸡繁育及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项目通过了市技术成果鉴定,自治区科技厅连续2年对该项目给予支持。伟益公司引进“生态养猪技术引入和示范项目”利用生态养猪和生猪排泄物回收、发酵产生沼气,为渡口村100余户村民免费提供沼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被列为国家和自治区的星火计划项目。双清农牧业公司被市、区两级列为科技培训基地,公司引进的“人工冷配品种改良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华丰园的“双膜连栋日光温室葡萄标准化栽培”被列为自治区知识产权专利转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