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5导读:机床产业是泽国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镇共有机床生产及相关企业近500家,其中机床生产加工企业2012年工业产值近30亿元。目前,泽国机床产业投创中心已被列入省重点项目,而华东机床配送中心即将交付使用,将成为泽国镇机床生产企业的销售及展示中心,东南机床城已结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机床产业也受到影响,不少机床的生产、销售企业的产值出现了滑坡。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调研发现,一些小微的生产企业甚至出现了停工、半停工,而一些有着坚实基础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更新换代,有的甚至出现订单排队的现象。一些企业负责人分析,这就是泽国机床产业进入洗牌期产生的“冰火两重天”现象。
在国内销量名列前茅并有着相当知名度的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当月的台钻订单,研发团队也正在研发新产品。据公司负责人王如增介绍,公司去年也受到一些影响,但企业除完成了股改,年产值连续两年超2亿元,去年还有5个点的增幅,目前,企业在上马工业区块的新厂房已投入使用,产值将占到企业的一半以上,今年公司产值预计有30%左右的增长。据悉,目前企业正在筹备对外的兼并工作。
“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6月左右,现在24小时轮班生产。”在浙江中鼎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王夏友向记者介绍,他们企业生产的机床技术含量较高,一台机床的售价在70万元至300万元,一个月生产六七台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王夏友介绍,他们的订单多半是广州、江苏等国内地区,产品的零部件不少来自日本、德国等国家,加上工厂自身的核心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稳定性等方面都不错。例如,该公司生产的一台高速冲床,将定子、转子、切边三道工序组合,一分钟剪料效率比起普通的高出3倍,工作效率相当于30人,这类产品很是畅销。
在泽国沈桥村的沈阳沈工机床厂,一辆半挂的货车正在装载数十台机床,车间内一边是上百台的机床成品,另一边则是员工们紧锣密鼓地在生产新产品。
“其实,这些成品是我的库存,而那些就是新型的数控产品。”企业负责人夏建斌告诉记者,去年企业有近600台的库存,这些库存如今还剩下100多台,这些都是面临市场淘汰的产品,为了消耗这些库存回笼资金,他不得不降价甩卖。
做了十多年的机床生意,夏建斌对机床生产、销售有自己的眼光,他介绍,2011年前,机床生意比较好做,只要有货,市场肯定能消耗,然而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大多机床生产企业开始有了库存,原因就是机床行业在转型升级,市场上销售的不再是普通的机床,而是那些技术含量更高、效率更高的数控类产品,旧机型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几年前,夏建斌开始研发新产品,如今在他的企业展示厅内的广告排上赫然写着“第五代新产品”。夏建斌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的就是这个产品,虽然外观上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技术含量已经不同,而这新机型显然更受市场的欢迎。
的确,2012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形势让很多的机床生产企业措手不及,记者在走访泽国几家产值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企业时,一提到去年的销量,不少企业负责人直摇头。不过,能及时研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正在逐步消化去年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不少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初的订单以及销售让他们找回不少自信。
然而,跟能及时跟上节拍的企业有着不同境况的是一些小微的生产企业,其中不少已经处于停工、半停工的状态,有的甚至开年后就没有再开工了。这些企业生产的大多是普通机床,相对技术含量低、效益不高,大多已经被市场所淘汰。
提到泽国的机床产业就不得不提在华东地区颇有知名度的泽国旧机床销售市场。日前,在泽国的旧机床市场,从销售情况来看,受顾客青睐的也往往都是高科技机型。
“现在市场萎缩得厉害,和2004年、2005年时忙碌景象相差太多。”泽国第二机床市场的负责人杨小宇介绍,如今市场的成交额无法和那时比。但他也发现,从去年开始,市场内的几家专门经营进口旧机床或技术含量较高沈阳机床等知名品牌的半新机床生意较好。
泽国第二机床市场有30多个交易区,其中两三个交易区专门经营进口设备机型,这几个交易区的生意相对其他交易区的生意好不少。市场内有着多年销售经验的王先生介绍,现在比较笨重的机型已经不像六七年前这么受欢迎了,顾客往往都会挑一些进口的或经过技术改造和加工的机床,有这类货源的摊位生意就会好很多。
在杨小宇看来,随着人工、物价等因素的上涨,机械加工类企业从以前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在改变,他们需要技术含量更高、效率更高的装备,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要创新,以后我们企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数控台钻。”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如增说,这是机床产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西菱每年投入销售额的3%共600多万元到研发中,产品在质量提升的同时,不断更新换代。
从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甚至是数字机床发展,这是机床行业人的共识,但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谈何容易。沈阳沈工机床厂的总经理夏建斌深有体会,他说,机床生产企业前十年几乎都是在累积:资本的累积、技术经验的累积,等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开始创新,但一个产品从研发到成形,再到投入批量,一般需要3年至5年的周期。
“往往是等你产品更新换代了,这个产品在市场也接近要淘汰了,市场已经有了技术含量更高、效益更高的产品了。”夏建斌说。
机床产业的转型升级,“狼”真的来了!
在去年年底发行的一期《中国机械师》中,提到了对于机床的转型升级的看法,文中指出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面下降,新增订单显著减少,产销水平明显回落,所以,转型升级是必然之道。
2008年以前,不少企业发现生意有些难做了,已经开始有了同质化竞争,员工工资开始涨了,企业的利润减少了,有些开始就喊“要转型升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很多企业开始大喊“转型升级”,然而,在国内内需的刺激和拉动下,一些在喊的企业主发现,其实,规模再扩大点,工人再招一些,以量取胜、薄利多销的办法还可行,企业还有利可图;等到2012年,员工工资不断上涨,物价上涨,土地要素制约,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企业开始吃不消了。这下,“狼”真的来了。
其实,泽国不少机床企业运行的轨迹就是这样,只不过2012年的危机来得快了些,让很多企业有些措手不及。然而,纵观泽国众多机床生产企业,无论是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都是转型升级。泽国的机床生产不过短短十多年的历史,根本无法同沈阳机床等相提并论,“十年磨一剑”的累积才只是开始,但市场的考验不论历史只论当今,只要产品不过关,就会被淘汰。
人工成本上涨、物价上涨、土地要素制约等,这些都已经不再能成为企业无法完成转型升级的借口,当然,有了政府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肯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就像一位代理商所说的,关键还在于技术的沉淀。如果有了更多的技术沉淀,有了政府的支持,相信泽国的机床产业将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