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湖南省邵阳市发布了《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规定“十三五”期间,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优化能源布局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基本稳定水电、适度发展火电、加快气化邵阳、积极发展新能源,实现由能源弱市向能源强市、由单一能源向综合能源、由薄弱电网向坚强电网、由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的“四大转变”,着力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积极争取宝庆电厂二期进入国家省级火电项目开发储备库,并适时启动建设,规划宝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装机总容量共计200万KW。加快推进既有水电站提质扩容,增加装机出力,改(扩)建水电站121个,新增装机容量2.5万KW。开工建设牛排山、长安营、五团、大界头、宝鼎山、大高包、红岩坝、高登山等40家风电场,争取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KW装机,占全省风电装机总量的30%,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新建武冈市双牌、邓元泰、大祥区面铺、洞口县益智、城步苗族自治县天源以及新宁县、新邵县、隆回县等12个光伏电站,装机容量53万KW。新建分布式光伏电站100个,装机容量30万KW。全文如下: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更是邵阳转型升级、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描绘“十三五”发展蓝图,对于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找准未来发展的坐标点、着力点、突破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新邵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节 “十二五”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全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克服各类风险挑战,围绕“八个建成”总体目标,积极争取国省重大政策支持,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提升社会综合管理水平,基本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15年GDP总量为1387亿元,年均增长11%,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131.05亿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年均增长20.6%,超过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070元,年均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8716元,年均增长14.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44亿元,年均增长30%,超过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2.3亿元,年均增长14.7%。近年来,十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靠前。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4:40:36调整为21.6:36.6:41.8。农业总产值逐年递增,达到422.17亿元,是2010年的1.5倍。市区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工业“四百工程”强力推进,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产值过百亿产业6个,其中轻工产业过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1.15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85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22.1%提高到45.4%,R&D经费投入强度为1.04%,比2010年提高0.74个百分点。园区建设来势较好,湘商产业园建设加快,建成标准化厂房149.66万平方米,签约入园企业267家。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收入达200亿元,是2010年的3倍,年均增长30.7%。崀山创5A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审,新宁成为我省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城步纳入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五年全市新增各种融资总额1190亿元,新开业78家金融机构,基本形成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竞争有序、服务全面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沪昆高铁邵阳段开通运营,娄邵铁路扩改完成,怀邵衡铁路开工建设,邵阳正式跨入“高铁新时代”,基本实现一小时到长沙、三小时到武汉、四小时到广州、五小时到上海、六小时到北京;洞新、怀通、邵坪等高速公路相继竣工通车,武靖、安邵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十二五”期间高速公路境内通车里程达41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武冈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土石方基础工程全部完成。初步形成了以高铁、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为干线、县乡公路为支线的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新建4G基站2000个,实现全市行政村4G信号全覆盖,“宽带邵阳”、“智慧邵阳”建设明显提速。稳步推进大中型水库渠系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用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重点县等31类项目建设,水利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城乡建设呈现新气象。城市总体规划和东部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城市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五年来市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建成区面积由50平方公里增加到70平方公里,人口由55万增加到70万,全市城镇化水平由32.8%提高到41.95%。全面启动资江桂花大桥、资江雪峰大桥、世纪大道、邵阳大道和蔡锷大道拓改等一批城市骨架工程;全面建成市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军分区营院、湘林温德姆至尊豪廷国际大酒店、华天大酒店等一批城市附属工程;全面建设体育中心、中心医院东院、湘郡铭志学校等一批城市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紫薇博览公园、资江南路文化休闲街、爱莲文化广场、时代公园等一批城市休闲工程;全面建设“美十条街”和373条小街道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市区桂花渡水厂扩建、管输天然气及门站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一期、城市亮化和农贸市场、公厕、环卫设施改造等一批城市配套工程。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加强,“禁摩限电”成功实施,文明卫生程度不断提升,中心城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提速。18个建制镇被评为全国第二批重点镇,11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全面深化改革有序启动,9大类154项重点改革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和商事改革稳步推进,市本级许可项目由301项精简到121项,非行政许可项目由150项精简到37项。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计划提前完成,市本级完成国有企业改制66户,筹措资金40亿元,安置职工4.5万人,经验在全省推介。平稳关闭落后小煤矿98家,被誉为“邵阳模式”,经验在全国推介。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农村电网改造投资规模全省。完成国有林场改革,隆回国有林场改革经验在全国推介。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流转农村土地176万亩。全面推行“三榜公示、两级审核、经费包干”的阳光征迁模式。扎实推进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4.43亿美元,年均增长31.3%,累计内联引资3165.26亿元,年均增长20.64%;累计利用外资8亿美元,年均增长21.2%。五年新增境外投资总额9.4亿美元,年均增长27.5%。邵阳公路口岸成功获批,韶山海关、株洲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邵设立工作机构,开通了一般报关报检业务。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整体纳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市区成功创建全国新能源示范试点城市。“三边三区三年”绿色行动深入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1.03%,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1.26%,人均公园绿地达10.97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5%。绥宁、武冈、新宁、邵东、邵阳县纳入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范围,新宁县纳入全省低碳试点县范围,城步南山草原荣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城步白云湖、隆回魏源湖、绥宁花园阁、新邵筱溪、邵阳县天子湖、洞口平溪江和新宁扶夷江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隆回县虎形山获“生态乡镇”称号,全市20个单位成功创建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龙须塘化工区综合整治、市污泥集中处置、城区“煤改气”工作顺利推进,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社会民生建设呈现新面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4.2万人、52.72万人、31.08万人、52.15万人、33.69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参保人数377.8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8.3%,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实施,五年累计新建保障性住房3.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0.5万户。就业规模继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4.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扶贫攻坚成效显著,8县市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解决了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移民后期扶持规划资金2.9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资金0.95亿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五年共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4项,专利申请6575件,专利授权3852件。湘中制药发明的“丙戊酸镁缓释片及制备工艺”荣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高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规模日益壮大,职业教育加快推进。五年累计投入资金76.4亿元,建成公办幼儿园135所,农村合格学校800所,全面启动化解城区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改扩建市区学校16所。邵阳学院和邵阳医学专科学校成功实现合并,邵阳幼师高等专科学校、市一中搬迁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精品创作不断涌现,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基地、传媒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使用。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市中心医院东院、市二人民医院异地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市中医院、中西结合医院、医专附属医院成功晋升三甲医院。“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得到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先进行列。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民主法治建设迈入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精神文明、基层组织和民主法治建设积极推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一进二访”和“三联二访一帮”活动,干群关系逐渐改善。加强非访治理,积案化解扎实推进。启动了“顺民意保民安”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状况持续趋好。社会综合治理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满意率、安全感、认同度明显提升,综治民调全省排名逐年提升,和谐邵阳平安建设成效显著。
第二节 “十三五”国内外发展环境
全球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影响,世界经济将继续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各国及经济板块将冷暖不一、分化明显。全球技术创新将渐趋活跃,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层出不穷,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特征,增长、产业、能源等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由此导致围绕国际贸易金融规则主导权展开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治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增速尽管不会比危机期间更差,但难以恢复到危机以前。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型领域中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与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中的竞争将日益显性化,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为复杂的国际环境。
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期。“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严峻考验。一是经济发展加快向更高阶段演化。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宏观调控从注重需求侧管理为主转向供给侧管理为主。二是经济增长呈现新的支撑点。新型城镇化成为强大动力引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区域战略加快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三是民生优先更加突出。全面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四是改革红利将更大程度释放。“十三五”期间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更多红利通过改革加以释放。此外,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不断形成,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