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泉州市下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个五年规划纲要,详情如下:
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泉州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支持泉州发展的政策措施,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坚持做大总量与提质增效并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137.74亿元,保持全省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24万元。中化炼油、海峡轨道客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以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3A级以上物流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成为“中国制造2025”地方试点,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一批重大科研机构(平台)落地建设,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0.46个百分点,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九连冠”。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9.3%。
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惠民利民工程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校安”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外省籍学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药品销售零差率全覆盖,新增医疗机构床位1.1万张,中医联合医院、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新院建成投入使用。荣膺“东亚文化之都”、“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成功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启动实施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完成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新增城镇就业76.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和养老保障参保率分别达99.98%和98%,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3万元和1.59万元。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海湾型城市框架逐步成型,环湾区域建成区面积达206.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63.6%。东海、城东、北峰丰州、晋江滨江、泉州台商投资区等新区开发加快,东海隧道、田安大桥、黄龙大桥、南北迎宾路拓改等一批重要城市主次干道和跨江通道建成通车,滨海公园、桃花山公园、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江滨路绿道慢线等一批公共空间和市政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市区新增绿地2000公顷,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11座、改造建设污水管网1070公里。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环湾建成区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16个镇列入全国重点镇,5个中心镇获批省级“小城市”试点。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初步建立村庄保洁常态化机制,5年累计解决13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提级改造农村公路800公里。
基础设施再上新水平。实施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元,泉州湾大桥、沈海高速复线泉州段、南惠高速、南石高速、晋石高速、金安高速、莆永高速泉州段、福厦铁路惠安站、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南埔电厂二期、鸿山热电厂二期、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及江滨路续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县县通高速,83%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5年累计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60公里、220千伏变电站11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1085公里,泉州动车站开通始发动车,泉州晋江机场获批对外开放。
生态文明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5年累计投入重点流域和近海水域治理资金近80亿元,完成552个整治项目,“两江”上游水资源保护专项补偿资金提高到每年3亿元,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达84.6%。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所有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在全省率先启动排污权交易,率先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并举,获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台商投资区、高新区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红利加速释放。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大幅削减。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增登记市场主体超18万户。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金融改革取得实效,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小微企业信贷覆盖率比金改前提高20.8个百分点,新设银行机构网点195个,新增上市企业39家,43家企业发行债券融资306亿元。县域特色主题改革亮点突出,晋江新型城镇化、石狮中小城市综合改革成为试点。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累计发证300余万张。对外经贸规模日益扩大,5年累计外贸出口超70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170亿美元。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纵观国内外发展环境,泉州发展既面临历史新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
面临的机遇: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但时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力度加大,福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国制造2025”地方试点城市等多种政策叠加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不断激发新动力,释放新红利,拓展新空间。
面对的挑战:泉州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加快结构调整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增强创新动力、要素成本上升与保持区域竞争力、城镇化加速与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等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亟需解决制造业扩量提质遭遇瓶颈、新旧增长动力转换艰难,重大项目生成落地困难、投资驱动后劲不足,城市竞争软实力不强、极化效应加剧区域竞争,民生保障和生态环保短板依然明显、各种风险矛盾逐步显露,文化、港口、生态、侨台、泉商网络等独特资源优势和改革开放潜能释放不够等突出问题。
总体来说,泉州率先发展大有作为,转型压力也前所未有。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爱拼敢赢的锐气、先行先试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大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求新求变求突破,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