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几经修订出台在即,对于光伏风电行业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利好。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方案出台后,国家将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电网企业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指标,通过强制性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此前,这份由国家能源局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试行)》(下称“《考核办法》”),8月份已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并原则通过。
发改委主任办公会主要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东部地区应承担更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责任,提高东部地区配额指标;二是强化电网企业承担完成配额的责任;三是配额指标分基本指标和先进指标两级进行考核。
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能源局将修订后的文件再向财政部、环保部、国资委等部委,各省政府及发改委、各电网企业和主要发电企业征求意见。
根据方案,计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包括:1、本地区生产并消费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2、从区域外输入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3、本地区可计量的自发自用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
对于该文件的出台,联合光伏首席信息官及发言人姚杰先生表示:《考核办法》有两点非常重要,,可从根本上解决接入困难和限电问题。
各省均须达到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指标,各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及省级电网企业共同承担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责任。参考国外的案例,不难发现,强制性对于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因素。办法中提出了严格的监管要求,预计会对电网、发电企业和地方政府起到了强制约束的作用。举例来说,甘肃目前仍有“限电”情况,按照2015年指标,甘肃本地太阳能发电量是74亿千万时,属合理水平,应可缓解当地对可再生能源的“限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