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着增强,电源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高。
但同时,电力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电力工业统一规划亟待加强,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尚未形成,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现有绿色发电比重与未来发展目标差距较大,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等。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针,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节约优先,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带动装备工业发展,促进绿色和谐发展。
A、电力需求
“十二五”需求年均增长7.5%~9.5%
《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指出,考虑国民经济及其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调整、一次能源需求、重点行业发展、居民生活用电、需求侧管理与节能等影响因素,采用多种电力需求预测方法,经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99万亿~6.57万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5%~9.5%,中电联基准方案推荐为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5%;大负荷达到9.94亿~10.90亿千瓦、“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8.6%~10.6%,基准方案推荐为10.4亿千瓦、年均增长9.6%。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85万亿~8.56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4.6%~6.4%,基准方案推荐为8.20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5.5%;大负荷达到13.17亿~14.36亿千瓦,“十三五”年均增速为4.8%~6.7%,基准方案推荐为13.77亿千瓦,年均增长5.8%。
电力弹性系数“十二五”期间为0.99,“十三五”为0.80左右。西部地区电力需求增速高于东部地区。
B、规划目标
2015年装机容量将达14.37亿千瓦
2015年规划目标: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37亿千瓦左右,年均增长8.5%,其中,水电2.84亿千瓦,抽水蓄能4100万千瓦,煤电9.33亿千瓦,核电4300万千瓦,气电30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300万千瓦。全国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达到133万公里,变电容量56亿千伏安。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4.74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为33%,比2010年提高6.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52万亿千瓦时左右,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24.1%,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可替代化石能源5亿吨标煤,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9%左右。